往期阅读
当前版: A08版    企业资讯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种近10种太空植物,学生们一下课就往这跑 装有智能系统,自动给鱼缸换水、给植物浇水

海口四中这个基地厉害了

陈老师带着学生观察植物
老师向记者介绍“智能农业控制系统”
太空种子种植基地
太空微型月季
  本报讯 在校园内种植豆角、番茄、辣椒等植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,可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中部师生却种下一批与众不同的植物——太空植物。每到下午放学时间,一群学生就聚集到该校行政楼2楼露台上观察记录这些太空植物的成长。见习记者 吴佳穗/文 记者 李志良/图

  领到太空植物果实,“好多同学都舍不得吃”

  昨日下午3时许,记者走上该校行政楼2楼,远远便看见露台上搭有2个棚子。记者走近发现,棚子占地约10平方米,2个棚子中间竖着一块写有“太空种子种植基地”的牌子,棚子里种了不少植物,露台墙上还挂上几排花盆种植盆栽。棚子左侧放置了一个生态鱼缸和莲花池。

  “这个基地种植了近10种太空植物,有太空辣椒、太空豇豆、太空番茄、太空微型月季、太空南瓜等,目前太空番茄和太空辣椒已成熟收获了。”该校生物老师温雪艳表示,这些太空植物是由学校科技社的学生负责种植管理的,每天下午放学后,他们都会给太空植物修剪灌溉,并写下植物生长日志。

  科技社生物组组长陈同学介绍,为了便于学生们观察太空植物与普通植物的不同,基地内既种植有太空植物,也种植了一些普通的植物。“太空植物和普通植物在种植方面并没有太大区别。”陈同学告诉记者,但同一种太空植物在同样的生长环境下,有些开花结果了,有些却没有。

  温老师介绍,这些太空种子是从省科协“梦想航天”海南省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中获得的,科技社从2015年开始种植。刚开始大家不是很了解太空植物的生长习性,就种在行政楼一楼的空地上,但收成不好。后来大家猜想是种植环境不适合,因此就把这些太空植物转移到2楼露台上,并将泥土换成河土和椰糠混合的土壤。近2年,这些太空植物才开花结果。

  “平时太空蔬菜收获后,科技社的老师会给社内成员们分发果实,但好多人都舍不得吃。”温老师说。

  师生共同开发智能系统,基地实现自动化种植

  在参观太空种子基地时,记者被棚子左侧的一台机器所吸引。据介绍,该机器为“智能农业控制系统”,具备自动换水、自动过滤和自动浇灌功能。

  “当初建设太空种子基地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持续参与其中体验,准确系统地观测太空植株和其它普通植株的生长过程。”该校物理老师陈奕刚介绍,但由于周末和假期学生无法前来基地浇水和观察,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师生们便共同开发制造了这个“智能农业控制系统”。

  科技社科创组组长吴同学介绍,“智能农业控制系统”会根据光照程度,自动抽取过滤生态鱼缸和莲花池内的水来给基地内的植物进行喷灌,一天2次,一次3至5分钟。鱼缸里的浮球检测到水位下降后,水龙头会自动放水到固定水位。另外,鱼会将水里的蜉蝣吃掉,达到减少蚊虫滋生的效果。得益于这个“智能农业控制系统”,如今基地已形成一个“自动化生态系统”。

  成立13年,该校科技社荣获200多个奖项

  该校物理老师陈奕刚介绍,该校科技社成立于2006年,旨在聚集科技爱好者,开展科技创新活动。“我们当初成立这个社团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,通过实践与教育的方式让他们对科学感兴趣。”

  据了解,该校科技社成立以来,先后摘取200多个各级各类科技大赛的奖项和荣誉,学校也曾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奖。

  “我对生物很感兴趣,所以加入了科技社。”梁同学告诉记者,加入科技社后,她经常会去基地里观察太空植物的生长。

  “加入科技社对我来说,是很有意义的事情。”吴同学表示,她印象最深的是和老师一起,光着脚丫在基地里,踩着水,一起钻研问题,动手安装设备。

  温老师表示,学生和老师在种植太空植物过程中不断实验,找到太空植物的规律,不仅让学生们学习到了知识,老师们也都受益匪浅。开设这个社团的意义就是想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,亲自动手实践,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味的事情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种近10种太空植物,学生们一下课就往这跑 装有智能系统,自动给鱼缸换水、给植物浇水~~~
   第001版:封面
   第A02版:要闻
   第A03版:今日关注
   第A04版:暖心腊八节
   第A05版:暖心腊八节
   第A06版:2019年度回访 记录与回声
   第A07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08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09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10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11版:财经
   第A12版:中国
   第A13版:天天出彩
   第A14版:天天出彩
   第A15版:天天出彩
   第A16版:国际·体育
海口四中这个基地厉害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