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阅读
当前版: A14版    企业资讯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2022备战高考作文:打破桎梏,回归真我

  2020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,以智能互联网时代为背景,提出同类信息塑造自我的现象。那么这现象是支持还是质疑?好的作文题就是要给你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现象,然后给考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问题,进而让考生去论证分析。

  考生可以如下破解:

  第一,结合材料,认同环境对人的塑造影响。优秀段落如下:

  “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。”太阳之下无新事,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获取易如反掌,但同时,愈加纷杂难辨的信息席卷而来,也令人应接不暇。不管是《晏子春秋》中曾提到的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准北则为枳”,还是《荀子·劝学》中的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”,抑或是《后汉书》中的“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;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”,都形象地说明了环境塑造对人的重要性。

  信息给人便捷,也给人应接不暇,此乃双刃剑,一不设防,必然反噬。因此考生用第二段进行补充,以《晏子春秋》、《荀子·劝学》、《后汉书》中的硬性道理论证环境对人塑造的不可避免性和重要性。这为下文分析问题蓄力,如此才可进一步讨论信息化裹挟中人的迷茫和同质。

  第二,指出信息化之下存在的负面影响。优秀段落如下:

  这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,这是一个疯子引领瞎子的时代。各大软件每天推送的千百条信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茧房,让身处其中的我们沦为井底之蛙。当下的点赞文化,实则就是同己者的相互裹挟。共鸣的情感变成点赞,但若长此以往,只沉浸在自己关心的人和事上,就容易被同质化信息所裹挟,排斥其他陌生的人和事,只听得到自己想听到的声音,过早地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。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,没有实事求是地取证,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,仅依据自己所在圈子里的人的观点就得出结论,未免有失偏颇。唯有拥有更开放的心态和动态的思维方式,不被“同声”和“同气”所裹挟,才能打破偏见。

  信息茧房让我们成为井底之蛙,同质化的结果就是存在信息排他性。独立思考丧失,不再坚持实事求是,偏信代替兼听,这样的分析点,丝丝入扣,说理透彻,专业术语有之,社会痼疾有之,责任感有之,深刻有之。

  第三,提出建设性建议。优秀段落如下:

  冲破“信息茧房”的桎梏去独立思考,是打破新媒体时代局限性的关键,让思想冲破牢笼,拒绝做人云亦云的工具,我们需要学会选择和甄别网络信息,优化自身的成长环境,拒绝垃圾信息的投喂。只有遇见并接受不同,从同己者中挣脱出来,拒绝大量的单一性信息,感受更多的变化,才能在辨别中区分异己者和同己者,在思考中发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,在否定声中提升自我。

  建议中出现“独立思考”“选择和甄别”“优化环境”等具体到位的词汇,这使得建议合理和真诚,我们的建议不能口号式,不能朦胧式,而要具体到位,给读者以豁然开朗之感,深受启发。

  高考作文,我们要看出作文题目的问题现象,抓住问题的症结,解出问题的出路,于此方可扣住作文题目命门,打通文章思路,打破桎梏,回归真我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   第001版:封面
   第A02版:要闻
   第A03版:查隐患 堵漏洞
   第A04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05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06版:今日说法
   第A07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08版:公益广告
   第A09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10版:海南新闻
   第A11版:财经
   第A12版:中国
   第A13版:天天出彩
   第A14版:小作家
   第A15版:健康
   第A16版:国际
版主留言
雨中即景
树的伙伴
第一次种菜
勇于追梦 脚踏实地
2022备战高考作文:打破桎梏,回归真我
◆名师专栏